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峡影响鱼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三峡影响鱼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修建三峡大坝后,中华鲟濒临灭绝,三峡的存在对鱼类有何影响?
葛洲坝:感谢三峡大坝为我背锅!你没建成的时候,我可被骂惨了!
排污企业、航运业、***砂业、滥捕渔民、围垦农民:感谢三峡大坝为我们背锅!
三峡大坝:没关系,我都习惯了,树大招风嘛。网民天天在网上骂我,但也只是敲敲键盘,有本事来把我拆了啊!
这个问题就反映了网络上的一个常见现象,那就是部分网民总把长江及周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粗暴地算在三峡大坝的头上,不管和三峡大坝有没有关系,先骂了再说。
去年有人宣布白鲟疑似灭绝,一大群连白鲟都不认识、甚至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人瞬间就把矛头指向了三峡大坝。从网上下载几张鲟鱼图片(是不是白鲟他们可不管,反正也不认识),发一段指桑骂槐的文字,就装模作样地来“哀悼”。
去年宣布长江实施十年禁渔,一大群人出来说不应该禁渔,应该把大坝给拆了。
去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突破30亿吨,甩开密西西比河、莱茵河一大截,结果评论里有人说“大坝灭绝了野生动物,得不偿失”。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必有弊,综合考虑后只要利大于弊就应该实施,后续跟进的调查如果显示中华鲟种群减少果真主要原因是三峡大坝,那么我们就应该研究出一个解决办法,事实上三峡大坝对人类是很重要的,而且也不可能再拆除,还是要乐观的寻找解决办法。
三峡大坝建好以后鱼类是怎么洄游的?
首先介绍长江特有的淡水洄游鱼类,胭脂鱼,它有着“长江美人鱼”“亚洲美人鱼”的称号。这种鱼,幼时随长江水漂到长江下游生活长身体,等成熟之后,洄游到上游产卵,而后在上游养老,不再回到下游。它的命运比较好,在葛洲坝,三峡大坝水利工程建成,洄游通道被阻断之后,成功在长江上游建立新繁育种群,躲过“灭顶”的一劫。而其他鱼类的命运就没那么好了,下面进入科普时间。
非常的不幸,葛洲坝,三峡大坝等长江大型水利枢纽,并没有给鱼类留有洄游通道,这必然给长江的鱼类,特别是洄游性鱼类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首先我们看三峡库区,根据建坝前调查,三峡库区有鱼类127种,其中圆口铜鱼、南方鲇、鲤、长吻鮠、铜鱼、草鱼、黄颡鱼、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翘嘴鲌、鲫、鱅、吻鮈、岩原鲤、大鳍鳠、蒙古鲌、鳊、赤眼鳟、鳡等为三峡库区各江段的常见鱼类。2005~2006年间,长江三峡库区渔获物鱼类为108种,下降了19种,鲢、南方鲇、鲤、黄颡鱼、铜鱼、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圆筒吻鮈、长吻鮠、草鱼成为了三峡库区主要经济鱼类。部分喜急流性的鱼类如圆口铜鱼、圆筒吻鮈、长鳍吻鮈等逐渐从库区静水江段向上游流水江段迁徙。这些鱼类的适应生境空间减少,间接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
我们再看长江口鱼类种群在三峡大坝前后的对比,从1999年至2007年,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优势种的丰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与2001年相比,2004年,凤鲚和松江鲈丰度分别减少了93.3%,98.2%和90.2%,在2007年仅略有回升。
接着我们看长江中游进入洞庭湖的三口地区,1996年、2002年、2003年和2005年三口分流径流量分别为628.385亿m3、532.95亿m3、568.75亿m3、635.25亿m3,监利5~6月份鱼苗径流量分别为59亿尾、19亿尾、4.06亿尾、1.05亿尾。2002年和2003年三口分流径流量相近,而鱼苗径流量2003年仅为2002年的的21.3%;1996年与2005年三口分流径流量相近,而2005年鱼苗径流量不到1996年的2%。
由以上数据可见,长江鱼类资源是面临危机的,这种危机的锅虽然不能全让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背,但水利工程却扮演着重要影响的角色,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阻断了洄游通道,使洄游性鱼类种群有了灭绝危机,有的已经消失了。
三峡的鱼有多大?
除了中华白鲟,三峡水库中最大的鱼类就是中华鲟,中华鲟最大可生长到5米,体重可达1200斤,中华鲟的寿命可达40年,经过二十多年的自由生长,是现如今当之无愧的“长江鱼王”!
此外,长江白鳍豚作为中国特有的小型淡水鲸,寿命可达30多年,成年体长近3米,体重可达500斤。值得一提的是,白鳍豚又被称为“长江女神”,它实际上并非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属兽类!
为什么河里涨水鱼冲不跑?
这个也不一定都会顺流而下。河底的地貌复杂,有很多沟壑,礁石,岩洞,一些鱼是会在那里避难的。有一些确实是会被冲到下游,甚至是到入海口,这些鱼的命运应该说就有点悲惨了,这些鱼有可能面临搁浅,触礁等等危险。
这个要看具体什么时候,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相对的。繁殖季节的鱼叫回游产卵,所以会逆流而上,大多时候鱼都是这个习性。毕竟繁殖这件事,也可能全年都有。
但冬季为什么会是顺水呢,因为鱼对水位是很敏感的,有个名词叫水下压力,当然我也是猜想的,如果水下压力变化了,鱼儿就不可能不知道了,他也有这个鱼鳔,应该是控制它自己的水层的。我想一定很敏感。
不过冬天如果水位变化多半是退水,鱼儿过冬都会找深水,所以就顺水游走了。
但这是河道和小水面的鱼会是这个习惯,大水面鱼涨水退水,可能就是变化没那么明显。
但鱼冲不跑,这个说法也有点不恰当,鱼在水里,不可以用我们的思维方式想象,人到水里,如果出现被水冲的情况,根本没有招架的能力。
但鱼儿在水里,无论有没有流水,对它来说,都没有差别,其实这个观点在我们平时生活中都可以观察到。
我们的城市在长江边,常年流水环境,钓鱼的时候很少有浮漂可以稳定不走漂的,大部分时候,基本就用不了浮漂。
我们在钓[_a***_]的时候就会发现,白条成群结队来吃饵。
再就是我们钓路亚的时候,经常去一急流岸边,也会发现小鱼通过急流的情景,视觉上感觉鱼儿基本是无视一切流水。
所以无论涨水,还是水流很激被水冲,鱼儿的聚集和游走都是鱼儿完全自主的,当然除了长江三峡这样的环境我们没机会研究,没有发言权,一般的涨水退水都是一个结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峡影响鱼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峡影响鱼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