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濒危鱼类香鱼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国濒危鱼类香鱼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果人类不杀鱼的话,鱼会不会老死?
如果人类不杀鱼的话,鱼会不会老死?
无论是宏观的恒星、行星,还是微观的质子、电子,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有的寿命非常长,穷其宇宙的全程;而有的寿命则极短,在瞬间就会湮灭。作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其寿命对于宇宙甚至地球来说,都是过眼烟云,在生死病死间完成生命的交替和延续。很多生物在生命的历程中,并非从一而终直至老死,而是会面临着诸多对于生命的挑战,在生命旅程的中途便“下车了”。
拿常见的鱼类来说,它们是装扮地球水世界的重要生物,其自然寿命也有长有短,不过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天敌捕食以及人类捕杀的影响,大多数都不能寿终正寝。为了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很多鱼类进化出了超强的繁殖能力,每次产卵成千上万个鱼卵都是平常操作,有的甚至能产出上千万甚至上亿个鱼卵,然而即使这般逆天的繁殖能力,也只能保障仅有极少量的能孵化成幼鱼,能够顺利成长为成年鱼的则更加稀少,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有:
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鱼类是变温动物,对周围水体的温度等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其所生活的水域,水量、水质、水温等条件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存质量和行为模式。一旦遇到极端的气象条件和自然灾害,造成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发生根本性或者明显性的变化,那么将有极大的可能致使鱼类繁殖能力下降,甚至直接死亡。
二是天敌的捕食。鱼类的天敌众多,水域中的食肉动物,比如齿鲸类鲸鱼、鲨鱼、鳄鱼、乌龟、海蛇等;天空中飞翔的大中型鸟类,比如老鹰、天鹅、海鸥、鱼鹰、翠鸟等;陆地上的食肉动物,比如北极熊、棕熊、野猫、猞猁等,都是捕鱼高手。另外,还有很多动物专门捕食鱼卵或者小鱼苗,比如水蜈蚣、田鳖虫、红娘华、松藻虫等等。
三是同类自相残杀。在江河湖海之中,不但时刻上演着“大鱼吃小鱼”的生存之道,而且还会有同种类的鱼之间进行残酷的生存竞争,有的成年鱼类为了争夺舒适的栖息环境“大打出手”,有的成年鱼类会吞食鱼卵,其中甚至包括同类鱼产出的鱼卵。
四是疾病和伤病的打击。鱼类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因各种原因染上疾病或者身体受伤,那么自愈的几率一般是很低的,有的被疾病折磨而死,有的因伤口感染而死,有的行动能力下降活活饿死。
五是人类的捕杀。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于海产品、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其中鱼类首当其冲。据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显示,全球人均鱼类消费量已经增长到20.5公斤,这就意味着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000亿公斤的鱼类被人类捕杀食用。
因此,自然界中的鱼类,99%以上都无***常自然地由衰老而死去,这里面固然有人类捕杀的因素,更有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动物之间生存竞争本质需要的原因。不过,在人类的影响之下,那些被人类饲养的宠物鱼、以及被人工设施与外界阻隔开来的“保护鱼”,则是有相当大的几率活到自然死亡的,毕竟没有了天敌的侵扰,定期有人类投食,生存的压力已经降到了最低。
每个物种都不可能不死不灭,这个法则对宇宙同样适用。鱼如果没有被人类及其它捕猎者捕杀,理论上会自然老死,但是由于天敌的存才,年老的鱼类各种生理机制下降,更容易被捕食,所以基本上不可能自然老死。
在自然界里,任何动物想要老死都是一种奢望,就算能避免被人类捕杀,也逃不过残酷的生存竞赛。在人类制造的安全环境下,鱼类可以寿终正寝。
排除掉人为因素,大部分鱼类也无法老死。绝大多数鱼类还在鱼卵时期就会死掉,比如翻车鱼一次能产3亿颗鱼卵,但是只有不到50条能够活到成年,大多数没有成功孵化或是孵化出来后被天敌捕食。就算能躲过天敌捕食,也要面临同类相残、自然灾害、环境变化、疾病、受伤等,好不容易活到了“晚年”,也会因为丧失觅食能力而活活饿死,或是丧失逃跑能力而被天敌捕食,或者抵抗力下降而病死,总之想要老死几乎是不可能的。鱼类世界里可没有“赡养”这一说法,它们的后代不会给它们养老,自己没有觅食能力就只有死路一条。
在人类制造的环境里,鱼类可以老死,人类为鱼类建造安全的鱼缸或水池,将自然界的危险全部隔绝,人工定时给鱼喂食,鱼就不用自己冒险去觅食,生病了人类给它医治,就算鱼老的游不动了,人也会把食物放到它们嘴边上。这样的条件下,鱼就能够老死。
比如日本一条叫“花子”的锦鲤,生于1751年,死于1***7年7月17日,活了226岁。但由于其出生年代太早,无法确定真实性。
2017年芝加哥薛德水族馆一条澳洲肺鱼因器官衰竭无法进食而被安乐死,年龄在90岁以上。
如果养一些寿命较短的观赏鱼,比如鳉鱼、斗鱼、孔雀鱼、红剑鱼、月光鱼、斑马鱼、灯鱼等,这些鱼通常只能活1-2年,如果它们衰老之后能避免疾病的侵袭,基本都能在鱼缸里老死。而世界已知寿命最短的鱼就佛泽瑞尾鳉鱼,只能活6个星期,还有一种叫大印矶塘鳢的小鱼只能活59天,让它们在鱼缸里老死似乎很容易。
绝大多数鱼的寿命在2-20年,能活到30年以上的鱼类不超过10%,2年以下的也只有5%。寿命超过百岁的鱼类也不少。
欧鳇的寿命能超过100岁;锉头平鲉、北方平鲉能活到120岁;胸棘鲷,又称新西兰长寿鱼,可以活到149岁,据说塔斯马尼亚抓到过250岁的;阿留申平鲉则超过了200岁;狗鱼根据推测可以活到267岁;而开挂的格陵兰鲨可以活到400岁。
就算能活这么久,它们很难老死,长寿鱼多为大型食肉鱼类,衰老之后丧失捕食能力,会被活活饿死。
我们先来看看鱼的寿命有多长: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尼科尔斯州立大学曾用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的最新研究表明,一条巨口牛胭鱼(Ictiobus cyprinellus)的寿命高达112岁,是寿命最长的[_a***_]。与此相反,寿命最短的鱼是一种透明的白鰕虎鱼,它虽然不是朝生暮死,但生命很短暂,从出生到死亡,只不过一年的时间。
另外,生活在里海和黑海里的欧鳇,体重可达1500千克,寿命高于100年;而长江里的白鲟,寿命也接近100年。很多小型鱼类,如淡水里的银鱼,寿命只有一年左右。尽管鱼类的寿命种间差异很大,但绝大多数鱼的寿命集中在2~20年之间,其中又有60%集中在5~20年,能活到30年以上的鱼类不会超过10%,而2年以下的也只有5%。
那么,什么因素影响鱼的寿命呢?
首先是细胞的寿命。美国学者海尔弗利经实验研究,发现动物细胞在成长过程中,其分裂的次数是有规律的,到一定阶段就出现衰老和死亡。因此,如果鱼的细胞分裂次数达到上限,不管有病没病,必然会死。
其次是水的盐度。鱼是用氨来代谢的。氨这种物质是有剧毒的,不能在体内积存,所以一旦有了就必须排掉。这导致鱼类的代谢非常费水,他要不停得去排。以淡水鱼为例,淡水鱼的身体里有很多种物质,而周围的水是淡水,这就导致淡水鱼的身体不停地在向外面吸水,从外界把水吸收进来。这就是淡水鱼在不停地向外排泄多余的水分。但是如果水的盐度变了,就影响了它的代谢。
三是温度。水温在鱼的最合适范围时,鱼体内的各种酶活性最好,消化功能、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处于最佳状态。此时鱼进食积极,生长迅速,抗病能力强。水温高于最适温度时,鱼就象发烧一样,各种代谢加快,鱼处于消耗状态,不利于生长。当水温低于最适水温时,鱼体代谢异常,鱼缓慢游动,进食量低,抗病能力下降,严重的引起死亡。
所以可以看出,鱼类和人也一样,由于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鱼终究会老死的。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老死”的含义,如果将鱼类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生理性原因而引起的死亡称之为“老死”,那么在鱼类世界中,还有真的有不少种类能够“老死”。
鱼类除了会受到人类的捕杀以外,还要面临来自各种生物的威胁,比如海洋中的沙丁鱼、飞鱼、鲐鱼就会面临来自于军舰鸟、鲣鸟、海狮、海豹、鲸鱼、海豚等生物的威胁。即便没有人类的捕捞,它们想要“老死”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海洋中的鱼类能一直活到生命自然结束的并不多,以鳗鱼为例,在马里亚纳海沟孵化出的鳗鱼苗,迁徙到内陆的淡水河流并成功返回产卵地的几率只有百万分之一。
▲▲鳗鱼的生活史。
鳗鱼的存活几率之所以如此之低,人类的捕捞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各种海洋动物的“围追堵截”也会使迁徙途中的鳗鱼大军伤亡惨重。
那么,有没有哪一种鱼能够成功化解各种生存危机,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呢?
当然是有的。
在这里先举一个例子,就是香鱼。香鱼肉质细嫩鲜美,被称为“淡水鱼之王”,属于全球公认的名贵淡水鱼。在整个亚洲地区,香鱼都特别受欢迎,在日本和韩国,香鱼更是被视为“鱼种珍品”。
在我国,香鱼主要分布于鸭绿江、秦皇岛的石河、青岛的白沙河以及福建的尤溪、浙江的南北雁水系。但总体来说,国内的香鱼资源已经大幅度衰退,产量很低,因此并不常见。
香鱼有一个特性:它的寿命只有一年,也正因为如此,香鱼有了另外一个别称——年鱼。在北方地区,每年的8月至9月是香鱼的繁殖期;在浙江,香鱼大多集中在10~11月繁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濒危鱼类香鱼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濒危鱼类香鱼图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